据海关数据,8月电池组件出口额33.7亿美元,环比增6%,考虑美元价格下跌,预计7月电池组件合计出口21GW(组件17.2GW+电池3.GW8),同比增28%,环比增13%,回升幅度超出预期;加上硅片出口,预计1-8月合计出口200GW,同比增35%,22年全年出口217GW。
 
上半年光伏出口稳定增长
       海关总署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在历史同期首破20万亿元。其中,光、电、锂“新三样”合计出口增长61.6%。王勃华称,1-6月,中国光伏产品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总额初步测算超过290亿美元(约合20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3%,领衔外贸出口“新三样”。其中硅片和电池片是出口增速较快的主要产品,每个月增速都在20%以上。
       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额233.7亿美元,同比增长9.5%;出口量为108.1GW,同比增长37.5%。前三大市场分别为荷兰、巴西、西班牙,合计占出口市场43%市场份额。
 
龙头加速出海步伐
       欧美通过一系列手段来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但当前欧美光伏制造业仍较为薄弱,限制中国光伏产品进口也将延缓当地产业发展,部分限制政策仍在延后,预计短期内对中国光伏出口影响有限。为应对新形势下国际竞争,中国企业加大与欧美本土企业合作,加强海外布局。
       9月11日,天合光能美国公司宣布,将投资超2亿美元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威尔默建造光伏组件生产厂,年产能约5GW,预计2024年投产。此前,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绿能、阿特斯均已宣布在美国建厂。至此,中国五大光伏组件巨头齐聚美国。
       此外,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的布局也正在加速。隆基、晶科、天合、晶澳等加速布局马来、越南、泰国等一体化产能。
 
下半年我国光伏出口预测
       随着能源转型、俄乌冲突等国际大环境的叠加,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在2022年迎来了一波高峰期。由于欧洲大量光伏组件现货库存积压、对印度出口受阻等原因,今年全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额增速相较于2022年将有较大幅度放缓。
       对于下半年的展望,王勃华指出,不排除光伏产品出口增速可能放缓的可能性。在欧洲市场,用工、土地、电网消纳等问题制约了进一步增长,而分销商库存水平较高,可能导致后续出口增速下降。虽然非洲出口增速高,但基数较小。
       另外,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7年,中国在全球光伏制造中的市场份额可能会从目前的90%下降到75%。不过,彭博新能源财经光伏分析师表示,投资非中国光伏供应链的整体配套产能非常昂贵,在美国和欧洲建立光伏供应链的成本比在中国建设的成本高出三倍以上。欧洲和美国也在加快本土产能布局,但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获得高质量的电池片和其他配套辅材。
       光伏国际竞争的链条还在向辅料辅材延伸,海外光伏企业也在光伏玻璃、胶膜、支架等领域发力,这将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