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方网站」-云开官方认证平台

史上最大光伏组件项目为何意外终止?背后的深层原因解析-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0517-87515666

公司动态 分类
史上最大光伏组件项目为何意外终止?背后的深层原因解析发布日期:2025-07-07 浏览次数:

  云开全站Kaiyun平台

史上最大光伏组件项目为何意外终止?背后的深层原因解析

  在中国新能源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光伏组件的采购与招标往往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近日中国电建集团(以下简称“中电建”)宣布2025年度光伏组件框架入围集中采购项目终止,震惊了业内外人士。这一历史性事件,标志着中国光伏产业在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深刻转型,也让人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项目停止招标?

  去年11月,中电建曾发布价值高达51GW的光伏组件框架采购通知,分为三个包件,包括N型TOPcon及HJT单晶硅组件等。这一招标总量几乎相当于2022年全国光伏装机总量的18.4%,可谓是“史上最大组件框采”。但仅过几个月,随着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不久前出台的136号文,光伏组件集中采购项目却迎来了突如其来的终止。

  根据公告,中电建表示,终止该采购项目的原因是近期新能源电价政策的调整,这一政策显著影响了成员企业的采购需求。众所周知,136号文教育市场的核心在于,新能源项目的上网电量原则上需全部通过市场进行交易,这就意味着未来光伏项目的收益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这样一来,行业内也陆续产生了一定观望情绪。

  让我们回头分析一下136号文的内容与背景。该文件明确了光伏项目将不再仅受补贴制约,新能源电价将完全进入市场化交易。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此政策的实施加速了市场的透明度,也塑造了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然而,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各大新能企业开始感受到来自市场周期波动带来的压力。

  根据消息,受政策影响,不少新能源企业今年初调低了2025年的投资规划,导致光伏组件的采购意向下降。更有行业内人士透露,较低的招标价格竞争也是项目终止的原因之一。此前市场压制价格的情况导致很多企业在询标时亏损竞标,市场普遍出现了由低价引发的“内卷”。

  在中国光伏行业,尤其是在招标时,低价竞标无疑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话题。去年年底,中电建的51GW组件项目曾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尤其是TOPcon组件的标段,竟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报价低于行业协会设定的成本价,引发强烈质疑。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此期间不遗余力地呼吁各方保持合规竞争,避免低于成本的投标行为。

  然而,在低价竞争依然悬而未决的现实面前,企业面临着在价格和技术间的抉择。一方面,低价能够吸引客户、获得订单;而另一方面,低价也可能意味着将产品和服务质量压至低谷。行业协会在评估问题时向外界发出强烈信号,低价标的往往伴随着质量风险,且低于成本的招标结果不仅难以持续,更可能引发整个市场的恶性竞争。

  在136号文出台后,光伏企业似乎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策略。行业人士告诉我们,由于紧迫的市场环境与政策变化,部分企业或将转而寻求更多的技术、资源与资本上的整合,这将是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面对政策的变化,企业也正在加紧技术研发和市场布局,以期在市场环境变化中保持竞争优势。正如业内评论者所言,光伏行业的未来将不仅依赖于数量的增长,更多的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及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回顾中国光伏组件框架招标的终止,背后寓意深刻,昭示着当今新能源市场面对的风险与机遇。在盲目的低价竞争与市场环境变化的交织之下,如何寻求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以及如何在政策导向中寻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将是未来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同时,随着全球对新能源的日益重视,市场结构的调整对于光伏产业的各方参与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透过此次招标的终止,我们或许应该重拾初心,将目光放在高质量发展与技术创新上,而非盲目的追逐不理性的市场竞争。

  未来,光伏行业可能会走向更加成熟与理性的市场格局,企业间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价格博弈,而是对资源规划、技术能力及市场拓展综合实力的较量。我们将拭目以待,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光伏行业将绽放出怎样的希望与可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24 Kaiyun云开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60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