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方网站」-云开官方认证平台

四川大决策投顾:供给侧优化预期下光伏困境反转可期-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0517-87515666

公司动态 分类
四川大决策投顾:供给侧优化预期下光伏困境反转可期发布日期:2025-07-24 浏览次数:

  

四川大决策投顾:供给侧优化预期下光伏困境反转可期

  四川大决策投顾 摘要:当前光伏产业供给侧过剩问题得到高层充分重视,后续具体措施落地值得期待。当前时点,光伏板块悲观预期已经充分体现,在市场流动性充裕叠加政策预期的背景下,光伏板块具备修复预期。

  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光伏产业是半导体技术与新能源需求相结合而衍生的朝阳产业,光伏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硅料、硅片的生产,中游主要围绕电池片、光伏组件的制备,下游主要为大型地面集中式电站、工商业和户用分布式电站。

  在过去的六年里,光伏行业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深度调整的巨变,未来的发展趋势也逐渐显现出新的特征与格局。

  高速增长期(2019 - 2021 年)。这一时期,全球碳中和目标成为光伏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光伏装机量年均增长超过 30%。在中国,“沙戈荒” 大基地项目启动,分布式光伏占比提升至 35%,进一步拓展了国内市场空间。技术层面,P 型 PERC 电池凭借其成熟度和高效性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市占率超过 90%。同时,TOPCon、HJT 等 N 型技术开始崭露头角,进入中试阶段,预示着技术迭代的前奏。组件效率也在持续进步,年均提升 0.5%。资本市场对光伏行业的热情高涨,硅料、硅片、组件产能年均增速超过 50%,到 2021 年,全球组件产能成功突破 500GW,为行业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产能过剩初现(2022 - 2023 年)。然而,好景不长,从 2022 年开始,光伏行业面临着供给失衡的挑战。主产业链产能过剩度高达 60% - 90%,导致硅料价格大幅下跌,从 65 元 / kg 暴跌至 2024 年的 39 元 / kg,组件价格也腰斩至 0.6 - 0.7 元 / W。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困境,美国启动对东南亚光伏产品的反规避调查,欧洲跟进碳关税政策,使得中国对美出口下降 42%。在市场压力下,2023 年 Q2 光伏板块净利润首次出现负值,达到 - 26 亿元,中小企业纷纷陷入破产潮,头部企业的毛利率也降至 10% 以下,整个行业面临着严峻的盈利挑战。

  光伏产业链主要是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光电转换产业链条。光伏产业链主要包括硅料、铸锭(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六个环节。其中上游主要涉及太阳能发电的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供应,主要为硅料、硅片环节,用于光伏电池制造的银浆及各类化学溶剂等材料供应亦属于上游;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构成的晶硅组件以及薄膜光伏组件环节,其中光伏电池生产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水平直接影响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的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光伏电池生产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水平直接影响光伏组件和光伏系统的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主要涉及逆变器和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将逆变器和组件构成光伏发电系统,然后部署至发电厂、工厂、建筑物和住宅等各种场景中进行发电。

  7 月 1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且 7 月 3 日工信部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也明确表示将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从时间线 月份由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防止内卷式竞争、去年 12 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再到今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写入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6 月出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家层面“反内卷”政策信号持续释放,行业减产护价有望落地,供需格局有望修复,目前价格修复已率先在硅料环节体现,根据 SMM,多个主流企业开始测算自家完全成本并暂时停止报价,市场预期大幅上调,基于完全成本测算普遍认为将在 39-40 元/千克之上。

  光伏“反内卷”加强行业信心,硅片和硅片出现明显提涨。硅料环节,根据硅业分会数据,截至 7 月 9 日周内多晶硅 n 型复投料成交均价 3.71 万元/吨,环比上涨 6.92%,而硅料报价区间提升至 4.5-5.0 万元/吨,环比上调 25%-35%,主要系硅料企业为符合价格法规提价至综合成本线之上。硅片亦相应跟涨,根据 SMM 报价数据,7 月 10 日 N 型 183/210/210R 硅片分别提涨 0.12/0.16/0.15 元/片至 1.00/1.35/1.15 元/片,涨幅分别达 13.6%/13.4%/15.0%。

  当前光伏产业供给侧过剩问题得到高层充分重视,后续具体措施落地值得期待。当前时点,光伏板块悲观预期已经充分体现,在市场流动性充裕叠加政策预期的背景下,光伏板块具备修复预期。

  从目前企业的估值来看,市场价值已经低于重置价值,但技术快速迭代反而阻碍收购发行。尽管当前头部光伏企业按隐含单 GW 估值已具备收购价值(以组件为例,晶科、晶澳、天合三家组件产能隐含单 GW 市值仅-0.5 亿~+0.6 亿元,低于新增组件产能的约 0.8 亿元/GW重置成本)。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使得收购老旧产能后的改造可能得不偿失,新建产能具备生产、转化效率的成本优势,并购产能不是最优解。我们以组件为例,如需实现目前国央企新的采购 23.8%的转化率需求,则旧 Topcon 产能需要在组件层面增加 0.5亿元/GW 的额外技改投资,而新产能单瓦投资在 0.8 亿元/GW,因此折价恰恰反映了市场旧产能需要增加的额外技改投资的理性估计。

  ①具备产能整合与减产预期的硅料环节有望率先受益。受益标的:协鑫科技、大全能源、通威股份。

  ②BC 电池效率持续优化,凭借高效率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较主流产品形成溢价,有望增厚相关企业盈利能力。受益标的:爱旭股份,隆基绿能。

  ③伴随着贱金属方案逐步落地应用,BC 电池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受益标的:博迁新材。

  ④根据 SMM 光伏视界报道,多数玻璃企业计划 7 月开始减产改善供应端,减产规模预计将达到 30%,光伏玻璃率先主动减产,有望缓解库存和价格压力。受益标的:福莱特、亚玛顿。

  风险提示:电网灵活性资源投入不及预期;海外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2.2025-7-6华西证券——光伏供给侧推动边际变化,固态电池新技术主线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

  (分享的内容旨在为您梳理投资方向及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买卖依据,您应当基于审慎原则自行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云开全站Kaiyun平台云开全站Kaiyun平台

Copyright © 2024 Kaiyun云开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60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