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器件,通常由多个光伏电池片通过封装工艺制成,具备高效能量转换、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等特点。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当前主流的晶硅光伏组件已实现转换效率超过25%,异质结(HJT)、钙钛矿叠层等新型技术路线也在快速推进,进一步提升了组件性能与应用多样性。光伏组件作为清洁能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全球碳中和趋势,能够在降低发电成本的同时,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
光伏组件应用领域广泛且不断拓展,主要包括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屋顶发电、工商业自用发电系统、农业光伏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光伏(如高速公路隔音板、轨道交通站台)等。随着光伏与储能、建筑、交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光伏组件在新型应用场景中的渗透率持续上升。例如,建筑一体化光伏(BIPV)将光伏组件直接作为建筑外墙或屋顶材料,实现发电与建筑功能的同步。
全球范围内,光伏组件市场发展迅速,2023年市场规模超过849.1亿美元,区域分布呈现多元化趋势,中国、美国、印度和欧洲市场占据主要份额。中国是全球光伏组件的主要生产国之一,2024年光伏组件出口数量超过8亿个。美国通过《通胀削减法案》(IRA)大力扶持本土光伏制造,拉动需求增长。欧洲受能源危机影响,光伏装机需求强劲,德国、西班牙、荷兰市场扩张迅猛。与此同时,东南亚地区,尤其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正成为新兴增长极,光伏投资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马来西亚光伏组件行业市场现状及海外企业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马来西亚地处赤道附近,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日均日照时间超过4小时。马来西亚已成为全球光伏组件制造的重要国际枢纽,光伏组件市场增长势头强劲,有大约250家公司参与太阳能生态相关的研发与生产,First Solar、SunPower、LONGi、Risen Energy等7家全球排名前十的太阳能光伏公司在马来西亚设有运营基地。马来西亚政府计划到2035年实现40%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的目标,2024年共批准800多项可再生能源计划,投资额高达21亿林吉特,第五期大型太阳能发电计划(LSS5)启动在即。
马来西亚光伏组件市场竞争态势日趋激烈,本地代表性企业如Solarvest、GSPARX等,在光伏电站开发与运维方面具备较强优势,并积极推动垂直整合,涉足组件制造与系统集成业务。来自中国的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企业也已在马来西亚设立大型生产基地,利用本地优质资源与政策红利扩大全球供应链布局。新思界马来西亚市场分析师表示,预计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领先的企业通过扩产、并购、技术升级等方式巩固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则需要通过灵活的业务模式、精准的市场定位提升生存空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