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4.5-4.9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71万元/吨,周环比上涨0.64%。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4.4-4.5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43万元/吨,周环比上涨0.68%。
本周多晶硅价格小幅回升,主要是由于下游硅片价格上涨,部分硅片企业库存压力较小,同时更倾向通过原料订单锁定出货订单,因此对原料成本增加的接受度有所提升,硅料企业根据综合成本小幅提价。硅料价格涨幅收窄,主要是以目前的多晶硅市场价格,绝大多数企业仍未开始规模性成交,硅料需求尚未实质性回暖,同时硅片价格也仅维持在成本线上下,因此需求和下游价格都不足以支撑硅料价格继续以较高的涨幅上行。
本周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恢复至10家,其中2家企业部分基地恢复生产,并释放少量产出。硅业分会统计,7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0.78万吨,环比增加5.7%,增量主要集中在2家企业的复产产出及1家企业的新增产能释放,减量体现为1家企业停产产量归零。
1-7月份产量累计70.49万吨,同比减少41.5%。根据各硅料企业排产计划,预计8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在12.5万吨左右。产能整合若能如期落地,国内多晶硅产能或将减少至230万吨/年左右,开工率仍须维持在60%以内,多晶硅年度供需才能保持基本平衡,而前期积压的库存仍是影响多晶硅价格走势的最大变量。
7月国内硅片实际产量52.7GW,受目前硅片涨价以及预期影响,部分企业8月小幅上调排产,预计8月排产环比小量上涨。
HJT30%银包铜(25%及以上效率)近期稳定在0.35-0.3 6元/W。受集中式需求拖累,价格上浮空间受限。产量 8月中企全球排产为57-58gw,7月实际产量为56-57gw,月环比上升0.6%,受政策影响,海外客户正在加紧备货,支撑8月供给小幅上涨。大尺寸电池片排产占比持续上升,以满足终端对单瓦发电效率/成本的要求
近日受订单方面影响,部分企业分布式成交价格小幅下行,让利接单,182双面双玻TOPCon组件主流成交价为0.67元/W,210双面双玻HJT组件主流成交价为0.72元/W。
供需动态:头部大厂接单相对较优,仍有部分遗留交货任务支撑,二三线厂商订单能见度较差,导致其只能继续降价接单。
价格趋势:头部厂商坚持执行抱团挺价,部分厂商向终端表示由于上游成本快速上行,前期低价签订的订单较难执行,但价格是否能够落地仍在拉锯博弈中;二三线厂商硅片价格分散,不少厂商急于低价抛货。
当前分布式Topcon183、210R、210N高效组件分别报价0.685元/w、0.708元/w、0.685元/w,集中式Topcon182/183、210N高效组件分别报价0.661元/w、0.676元/w。产量 8月组件产量环比基本维持不变,部分组件厂接单情况有所好转,各企业虽接单情况协调排产。
央企集采中标价仍为行业风向标:大功率组串式逆变器最低中标单价为0.085元/W,主流价格区间集中在 0.085~0.105元/W;集中式逆变器中标单价为0.16~0.177元/W。
在电站建设整体成本构成中,逆变器采购及相关费用(含设备及配件)的平均成本约为0 .15元/W。
部分特定项目(如要求配备箱逆变一体机等复杂系统)的招标价格较高,例如有项目中标单价达 .208元/W,但这属于特定场景下的个案,非市场普遍水平。
当前市场主流逆变器价格(尤其是组串式)已进入0.1元/W 以内区间,大型集采项目最低触及 .085元/W。短期内,原材料成本优化、技术升级及市场竞争共同作用,支撑价格维持低位运行,但高性能、高可靠性产品或特定集成方案仍能保持溢价空间。
逆变器出口:6 月逆变器出口额同比、环比持续增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 年6 月逆变器出口额65.9 亿元,同比+1.2%,环比+10.3%。1-6 月累计出口额306.0 亿元,同比+7.6%。分大洲看,6月国内逆变器对欧洲出口24.5 亿元,同比-0.8%,环比+1.8%;对亚洲出口26.6 亿元,同比+9.6%,环比+17.6%;对拉丁美洲出口6.0 亿元,同比-29.8%,环比+0.0%;对非洲出口4.1 亿元,同比+15.3%,环比+0.5%;对北美洲出口2.2 亿元,同比+9.5%,环比+39.5%;对大洋洲出口2.5 亿元,同比+20.5%,环比+80.3%
当前国内内层砂价格为5.9-6.4万元/吨、中层砂价格为2.7-3.3万元/吨、外层砂价格为1.7-2.2万元/吨,本周国内高纯石英砂价格暂稳,石英砂企业本周仍以博弈议价为主,价格暂时止跌,近期硅片端采购需求稍有转好,预计后续砂价横盘震荡为主。
3.2mm单层镀膜光伏玻璃报价17.0-18.0元/平方米,本周玻璃企业报价暂稳。
3.2mm双层镀膜光伏玻璃报价18.0-19.0元/平方米,本周玻璃企业报价暂稳。
2.0mm单层镀膜光伏玻璃报价10.0-10.5元/平方米,本周玻璃企业价格暂时维持稳定,随着囤货量的增加,国内玻璃企业报价预计将有所上调,具体需待本周玻璃会议后有所结论。
2.0mm双层镀膜:2.0mm双层镀膜光伏玻璃报价11.0-11.5元/平方米,本周玻璃企业报价暂稳。
6月单月新增光伏装机:14.36吉瓦(GW),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85%。
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受抢装结束影响,6 月新增装机同、环比下降。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6 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4.4GW,同比-38.4%,环比-84.5%。国内1-6 月累积新增光伏装机212.21GW,同比+107.1%。
《新国标》规定了应用于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的安全要求,并描述了相应试验方法。电能存储系统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电信、中央应急照明和报警系统、固定式发动机启动、光伏系统以及并网/离网大容量储能。
巨大的电力缺口让非洲成为全球电力投资的焦点,世界能源巨头、越来越多中国投资者将目光投向这片大陆。
世界银行统计,非洲在全球无电人口中占比在80%以上,仅撒哈拉以南地区就有约6亿无电人口。这些无电人口不得不依赖木柴、木炭做饭取暖,依靠成本高昂且污染环境的发电机维持基本照明。
非洲当局并非毫无破局之力。这片大陆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为破解电力困局提供了天然优势。近年来,非洲多国已将目光转向太阳能光伏领域,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缓解电力短缺。
●《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4.1亿千瓦,同比增长33.9%,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42%,超越煤电成为系统第一大电源。新能源发电装机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已完成从增量主体向存量主体过渡。
截至2024年底,风电装机5.2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8.9亿千瓦,分别连续15年、10年稳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45.8%、46.9%。Kaiyun中国新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6亿千瓦,是2023年的1.2倍,占全国电源总新增装机容量的83%,已经成为新增发电装机的主体。
新能源发电量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在总发电量中占比突破18%,已成为电量增量主体。2024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1.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对发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装机快速增长的同时,新能源利用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连续7年维持在95%以上。这得益于我国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不断完善。
●中材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有低介电、低膨胀及石英布等特种玻纤布产品,已经国内外头部客户认证并形成批量供货。上述产品目前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同时公司也在持续提升供应能力来满足市场需求。
《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办法提出,从业机构开展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应当根据本办法规定履行反洗钱义务。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从业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在交易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隔夜美铜继续下跌,美铜较伦铜一度跌至贴水。伦铜大跌,收于9607美元。沪铜夜盘小幅下跌下跌,收于78010。沪铜成交持仓均下降,市场情绪偏向谨慎,技术形态偏弱。美国铜关税突然宣布取消,伦铜库存明显回升,美铜库存高位。国内铜现货需求不足,国际铜较沪铜升水大幅下降至130点,外盘比价小幅强于内盘,市场情绪偏弱。基本面严峻,后市下行风险较高。
美联储政策基调偏鹰,鲍威尔压制了9月降息的预期,带来最大利空。此外,周内公布的美国二季度GDP,6月ADP和当周初次领取失业金数据均好于预期,减少了经济衰退担忧,核心PCE则高于市场预期,这也给联储维持高利率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同样构成利空。此外,美国已经基本与主要贸易伙伴达成了贸易协定,关税政策正式生效,市场不确定性下降,利空贵金属。
伦铝大跌,收于2562美元。氧化铝夜盘震荡,沪铝夜盘下跌,收于20450,技术形态偏弱。沪铝成交持仓均下降,市场情绪偏向谨慎。国内淡季,铝现货需求一般。6月铝出口约49万吨,同比下降近20%,中国6月铝产量同比增长1.6%。俄乌冲突可能在8月8日结束,届时铝价可能出现较大波动。反内卷炒作带动氧化铝大幅波动,但产业链决定基本面好转空间有限,高位建议谨慎,炒作结束后市场可能面临较高的回落风险。铝合金成交不足,可能继续随铝价同步运行。
库存:截至7月24日PVC社会库存新样本统计环比增加3.97%至68.34万吨,同比减少28.23%;其中华东地区在62.51万吨,环比增加4.15%,同比减少30.82%;华南地区在5.83万吨,环比增加2.01%,同比增加19.79%。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