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2、中国专利cn208862786u,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定位安装结构,具体的说是用于安装在斜屋面上的光伏组件定位安装结构,属于光伏组件安装结构技术领域,其包括挂架、光伏组件、定位导轨和定位压块,光伏组件四周设置定位导轨,所述定位导轨左右两侧设有定位端面,定位端面定位接触光伏组件的侧端面和下端面,光伏组件四角设有定位压块,所述定位压块左右两侧设有压紧端面,压紧端面定位接触光伏组件的侧端面和上端面,定位压块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定位导轨和挂架,该专利能够实现光伏组件快速定位安装,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
3、上述专利虽然能够实现光伏组件快速定位安装,降低了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但是该专利中对于光伏组件的安装方式是通过锁紧螺栓来实现的,当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拆装时,需要借助外界工具,同时当螺栓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滑丝或者锈死的情况,不便于对光伏组件的拆装,为此提出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具备便于拆装的优点,解决了当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拆装时,需要借助外界工具,同时当螺栓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滑丝或者锈死的情况,不便于对光伏组件的拆装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通过铰接架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安装座的一端通过铰接架铰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方设置有光伏组件本体,所述光伏组件本体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座的右侧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设有调节机构;
3、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座右侧的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左侧固定有螺杆a,所述螺杆a的外侧螺纹连接有两个杆套,所述杆套的上表面固定有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弯杆,所述弯杆远离定位块的一端固定有锁紧杆。
4、进一步,所述连接块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锁紧杆插接在凹槽的内部。
5、进一步,两个所述杆套对称分布于连接座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所述螺杆a远离第一把手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连接座内腔的右侧壁转动连接。
6、进一步,所述定位块的上表面固定有滑块,所述连接座的内顶壁固定有滑轨,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的内部。
7、进一步,所述连接座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供弯杆贯穿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弯杆间隙配合。
8、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座上表面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左侧螺纹连接有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侧板右侧的螺杆b,所述螺杆b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上表面通过铰接架铰接有调节杆,所述螺杆b的左端面固定有第二把手。
9、进一步,所述调节杆远离活动块的一端通过铰接架与连接座的下表面铰接,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动块的下表面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
11、1、该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在该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中设置了安装机构,经安装机构中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设置第一把手、螺杆a、杆套、弯杆、定位块和锁紧杆,实现了连接座与连接块的结合与分离,进而实现了连接座与光伏组件本体的结合与分离,解决了当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拆装时,需要借助外界工具,同时当螺栓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滑丝或者锈死的情况,不便于对光伏组件的拆装的问题。
12、2、该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在该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中设置了调节机构,经调节机构中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设置侧板、螺杆b、活动块、调节杆和第二把手,实现了对光伏组件本体的角度调节,进而使光伏组件处于一个最好吸收太阳光的角度,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1.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通过铰接架铰接有连接杆(2),所述连接杆(2)远离安装座(1)的一端通过铰接架铰接有连接座(3),所述连接座(3)的上方设置有光伏组件本体(4),所述光伏组件本体(4)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座(3)的右侧设有安装机构(6),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设有调节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锁紧杆(606)插接在凹槽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杆套(603)对称分布于连接座(3)纵向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所述螺杆a(602)远离第一把手(60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连接座(3)内腔的右侧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604)的上表面固定有滑块,所述连接座(3)的内顶壁固定有滑轨,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供弯杆(605)贯穿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弯杆(605)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固定在安装座(1)上表面的侧板(701),所述侧板(701)的左侧螺纹连接有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侧板(701)右侧的螺杆b(702),所述螺杆b(702)的右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活动块(703),所述活动块(703)的上表面通过铰接架铰接有调节杆(704),所述螺杆b(702)的左端面固定有第二把手(7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704)远离活动块(703)的一端通过铰接架与连接座(3)的下表面铰接,所述安装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动块(703)的下表面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
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通过铰接架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安装座的一端通过铰接架铰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方设置有光伏组件本体,所述光伏组件本体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座的右侧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设有调节机构。该光伏组件用安装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把手、螺杆a、杆套、弯杆、定位块和锁紧杆,实现了连接座与连接块的结合与分离,进而实现了连接座与光伏组件本体的结合与分离,解决了当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拆装时,需要借助外界工具,同时当螺栓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滑丝或者锈死的情况,不便于对光伏组件的拆装的问题。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聚合物绝缘材料老化 2.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