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随着一声指令发出,位于静海区大邱庄镇的国华(天津)新能源公司静海区100MW渔光互补项目正式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这个项目利用鱼塘建设‘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系统,占地面积约2257亩,总投资5.27亿元,是天津市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华投资天津分公司的首个光伏项目。”国华投资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徐烨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邱庄镇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主动服务,仅用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14个村的用地手续协调工作以及公路、高速、燃气、供水、供电等安全协议签订,为施工创造了便利条件。
所谓“渔光互补”,是指将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一种模式,即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形成“板上发电、板下养鱼”的生态循环系统,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为当地经济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支持。
“由于项目位于天津市团泊洼蓄滞洪区内,光伏组件下沿距水面约6.1米,水上高处安装作业危险点较多,施工难度大。”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部经理郜现强告诉记者,作为项目施工单位,工人们在安装光伏板时遇到了一些难题,但通过多方协作最终得以解决。
“为了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难题,我们组建了专班,提前组织施工、监理单位观摩学习,并针对水上高处安装作业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施工阶段,以一线施工需求推动成果创新,填补了技术空白。”徐烨说。
最终,项目选择在施工时以铁桶、镀锌钢管和竹胶板分别搭设机动船、运输船、高/低安装船,运货时做到人货分离,安装作业时各类船只拼接为四层阶梯式操作平台,与桩基连接。这样既保障了操作平台的高度和稳定性,又便于材料搬运,有效提高安装效率。
“操作上的创新,为项目成功并网加速护航。”徐烨表示,他们将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落实央企担当,深化与大邱庄镇的交流合作,全力推动“双碳”战略实施,切实把大邱庄镇资源优势转化为绿Kaiyun中国色发展优势。
据了解,该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后,预计年上网电量约1.69亿度,能满足约25万居民1年的用电量,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76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6.85万吨。
“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定期会商、问题销号’机制,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同时,依托项目经验,探索‘渔光互补+农业/旅游’等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大邱庄镇副镇长李殊渊说,他们将以该项目为引领,引导全镇企业加快绿色技术应用,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加速产业低碳转型,争创绿色低碳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