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作为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核心技术,依托光伏效应实现能量转化 —— 当半导体材料受光照射时,电子被激发释放,形成定向移动的电流,从而产生电能。其发电系统由多个关键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板负责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是系统的核心发电单元;控制器用于调节和控制电流、电压,保障系统稳定运行;蓄电池能够储存多余电能,在光照不足时持续供电;逆变器则将直流电转换为符合用电设备需求的交流电,确保电能可被各类电器使用。这一完整的系统架构,使太阳能发电能够稳定、高效地为生产生活提供清洁电力。
在我国,太阳能发电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离不开国家层面持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支持。近年来,为推动太阳能发电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我国相关部门积极谋划,陆续发布了诸多具有针对性与前瞻性的政策文件。
以 2025 年 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例,该政策聚焦绿色电力交易体系建设,旨在大幅提升绿色电力交易规模。文件明确提出,要以绿色电力及其对应的环境价值作为核心交易标的,加快构建更为完善、高效的绿色电力交易市场。在推动太阳能发电参与交易方面,政策强调稳步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光热发电项目融入绿色电力交易体系,同时涵盖风电(包括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形成多能互补、协同发展的交易格局。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太阳能发电企业的收益,增强其投资积极性和市场竞争力,还能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全社会增加绿色电力消费,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在此之前,一系列政策已为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产业布局与用地保障方面,2023 年 4 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绿色能源发展专项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合理优化大型光伏基地和光伏发电项目的空间布局,确保项目建设合规有序推进,避免与生态保护、耕地保护等产生冲突。在金融支持领域,2023 年 6 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强调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扶持力度,为农村光伏项目解决资金难题,助力乡村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
从技术创新角度,2023 年 8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 年)》,鼓励依托国家能源领域重大工程建设,加大对太阳能发电等电力装备的攻关突破,并推动攻关成果在实际工程中的示范应用,以示范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和装备水平提升;同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 2023—2024 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发展,促进太阳能光伏与新型储能产品、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进一步拓展太阳能发电的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 。
我国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因地制宜地对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发展做出具体规划,全力支持当地太阳能发电行业稳健前行。
贵州省:2023年4月发布的《贵州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要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生物质能。例如在一些偏远山区,利用太阳能资源建立小型光伏发电站,解决当地用电难题。
河北省:同月,《加快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出台,以邢台经济开发区、宁晋县为核心承载区域,聚焦光伏装备、风电装备、光热利用、新能源整车及部件等领域。重点发展太阳能级单晶硅、高性能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风力发电机组零部件及相关配套、热利用等产品,致力于推进新能源产业规模化扩张以及相关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目标是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新能源产业集群。
江西省:5月发布的《江西省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3-2025年)》,大力支持光伏电站推广智能管理系统和集成运维技术,以此提高光伏发电全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让光伏电站的运营更加高效、智能。